未來決定汽車差異性的關鍵將是軟件及軟件迭代所帶來的性能和功能升級。換言之,電動車的發(fā)展奠定了硬件基礎,而接下來的軟件定義汽車將是市場競爭的核心。軟件在汽車上帶來更多的是滿足差異化需求,每個車主需要有自己的個性化駕駛感受,軟件的多元化就能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就像手機有多少應用軟件一樣,車主能決定自己的車擁有多少功能,每輛車功能不同賦予的也是每輛車獨一無二的性質。畢馬威發(fā)布【中國汽車科技50】報告中指出,智能汽車的推廣將是主機廠訂閱制收費的最大助力。車越智能,消費者越可能接受訂閱制。汽車和手機一樣,正在成為被軟件定義的硬件,并通過OTA不斷進化迭代。報告中表示,目前在中國市場,軟件訂閱付費尚未成為主流消費習慣。但從中國互聯網市場收費發(fā)展的歷程來看,付費訂閱,關鍵還在于車主消費習慣的養(yǎng)成。根據網絡公開調查顯示90%以上的中國消費者表示愿意為車聯網相關技術付費。訂閱制的商業(yè)模式已經在其他領域得以應用和成熟,這也將促使消費者更易接受其模式在汽車領域的應用。軟件定義汽車之所以被越來越多的提及,核心是用戶日益遞增的迭代需求。生活在充斥著各種智能電子設備的時代的車主,對于汽車的需求超越了基本的日常通行,體驗過高階輔助駕駛和智能化座艙的用戶是很容易感知理解軟件的價值,并很難再次“向下兼容”。面對快速多變的市場環(huán)境,汽車企業(yè)試圖開辟新的車輛銷售模式,通過自動駕駛選裝包、OTA付費升級以及車聯網功能等多重軟件“訂閱服務”,對“付費訂閱”模式展開探索。英偉達NVIDIA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黃仁勛在與歐洲《汽車新聞》采訪中也表示:“汽車制造商的業(yè)務模式將從根本上發(fā)生改變。到2025年,許多汽車企業(yè)很有可能以接近成本價的價格銷售汽車,并主要通過軟件為用戶提供價值。這是一種全新的業(yè)務模式,傳統的主流車企必須快速轉型,這已成為當務之急?!?/span>過去,汽車在銷售時便已具備全部功能,而在未來,汽車的大部分功能將在售出后進行添加,只要客戶擁有這輛汽車,車企就可以不斷為其增強功能,這將帶來巨大的商機,同時,這也需要具備強大的軟件能力。隨著車輛OTA能力的完備及成熟,智能汽車商業(yè)模式也將從傳統新車銷售轉變?yōu)椤坝布?軟件”的收費組合。按照當前發(fā)展規(guī)劃,隨著自動駕駛等級持續(xù)提升,由此衍生出的視頻、音樂、消費、軟件應用等互聯網用車體驗,演變成繼智能手機后的又一互聯網絡生態(tài)。可以預見,在“軟件定義汽車”的背景下,付費“訂閱”會成為決定人們用車體驗的重要因素。同時,這就給汽車企業(yè)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如何從智能化角度挖掘服務的價值。在一些消費者看來,與軟件、自動駕駛相關的功能是比較高科技、智能化的,屬于額外的增值服務,因此愿意為其花錢。這也是寶馬轉向軟件付費的重要原因。在這方面,特斯拉樹立了一個成功的先例。特斯拉構建了“硬件+軟件+服務”一體化的商業(yè)模式,以汽車硬件為載體,搭載營銷各種軟件和增值服務,明顯有別于傳統車企過度依賴于硬件前端銷售的盈利模式,特斯拉的軟件業(yè)務包括全自動駕駛(FSD)軟件、軟件商城以及訂閱式服務軟件等。近幾年,以特斯拉為代表,蔚來、小鵬、理想等品牌,旗下車型都有不同方案的智能功能訂閱服務。目前,新勢力車企軟件付費的核心是智能駕駛功能,較低層級以高速智能導航輔助和智能泊車兩大功能為核心,售價3-4萬;較高層級則以城市智能導航輔助為核心,但目前還基本處于待OTA升級的狀態(tài)。而智能座艙功能多采用先免費后付費的模式,逐漸培養(yǎng)用戶習慣。主要包括導航、車載娛樂服務包,流量包、音樂座艙等。未來的智能軟件服務還存在更多可能性等待市場挖掘和驗證。